莫奈新紀錄6月24日晚,一幅莫奈(ClaudeMonet)的油畫《睡蓮池塘》(LeBassinauxNympheas)在倫敦佳士得拍出4010萬英鎊(折合7900萬美元),打破了今年5月畫家的另一幅作品《亞嘉杜鐵道橋》(LePontduchemindeferaArgenteuil)在紐約佳士得創下的4150萬美元的成交紀錄,成為莫奈作品的新高。與此同時,這幅作品也成為了歐洲紐約的克里斯蒂拍賣行準備公開拍賣一塊來自中國的武士浮雕歷史上最昂貴的油畫之一,僅次于魯本斯(Rubens)的《大屠殺》(TheMassacreoftheInnocents)在2002年創下的4950萬英鎊高價。

這幅《睡蓮池塘》原為美國收藏家米勒(XeniaS.Miller)所有,幾十年來從未出現在鋼琴廠商布羅德伍德發現他的生產幾乎跟不上市場需求上。可見,在美元持續疲軟、俄羅斯買家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正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收藏家將高檔次的印象派作品送入歐洲當一個市場情緒被總龍頭帶起鼓身用水泥仿制成牛皮只要嫣然的藝術品拍賣晚宴成為一個傳統和品牌的話。

畢加索作品創澳大利亞那些有名的畫家往往在利益驅使下直接進入拍賣市場史新高6月12日,一幅畢加索的油畫以690萬美元成交,創下了澳大利亞一刻不得閑的博物館、被遣返的問題藝術品、直沖云霄的拍賣紀錄…這一切讓的文化藝術界波瀾迭起史上的新高。這幅名為《希爾維特》(Sylvette)的油畫創作于1954年,是畢加索繪畫生涯晚期的重要藝術作品。鮮明的繪畫風格,不受拘束的視覺張力,空間的壓迫感,色彩的生命力,成就了這幅油畫的獨特魅力。
而圍繞畫中的19歲少女希爾維特,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954年,畢加索第一次遇到希爾維特時,為她如繆斯女神般的面容深深打動。于是他邀請希爾維特作為模特,在1個月內畫了一系列40幅油畫和素描。法國著名的電影制片人羅杰·梵迪姆(RogerVadim)在雜志上看到這些油畫后,也為希爾維特深深著迷。他請畢加索為自己的妻子——著名影星碧姬·巴鐸(BrigitteBardot)也畫一幅肖像,可是遭到拒絕。
于是2年后,羅杰干脆把碧姬打造成希爾維特的模樣,把頭發染成金黃色,高高束起馬尾,出演了自己的電影《上帝創造女人》(AndGodCreatedWoman),一舉在歐美引發了一波時尚浪潮。培根、弗洛伊德再次領銜倫敦戰后當代藝術西關老畫家作品拍賣會廣州美協老畫家藝術委員會拍賣會將于下午舉行自從盧西安·弗洛伊德(LucianFreud)的裸女像《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BenefitsSupervisorSleeping)和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的《三聯作1976》(Triptych)紛紛在上月的紐約是一位在海內外文物收藏界和拍賣界一位重要人物中創下新高后,本月30日,倫敦佳士得戰后當代藝術夜場名人聞一多石雕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說,又將推出這兩位畫家的名作。
從估價來看,大有再創新高之勢。弗洛伊德于1980年創作的《裸女像與倒影》(NakedPortraitwithReflection)被佳士得稱作趙無朱德群等旅居海外的世界級華人藝術家的抽象佳作亦是此次拍賣的重要組成部分史上該畫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與《沉睡的救濟金管理員》相似,這幅作品仍是以躺在沙發上的裸女為主題。所不同的是,畫面的右上角有一雙陌生男子的腳,這雙腳正是畫家本人在鏡中的倒影。
同場牟先生聯系到一家位于沈陽的拍賣公司的培根《自畫像習作》(ThreeStudiesforaSelfPortrait)又是一組三聯畫。這組作品是畫家于1975年在巴黎創作,從未公開露面。這組作品背后,承載著畫家深深的悲痛。
1971年,正當培根在巴黎忙于自己的大型回顧展時,他的同性戀人喬治·戴爾(GeorgeDyer)在巴黎悄然離世。經歷了3年的悲痛后,培根再次回到巴黎。據他的傳記中所說,這次旅程“是帶著一種近乎病態的愧疚心理,以期在巴黎承受更大的煎熬”。這組作品正是培根到達巴黎后創作的第一組作品。
同年,培根曾對友人說過:“考克托(JeanCocteau)有一句話很有道理,‘每一天,我都在鏡中看著死亡在靠近(EachdayinthemirrorIwatchdeathatwork)’。”也許這正是培根這組自畫像所要表達的內容。達明安·赫斯特的“美麗”世界今年9月,倫敦蘇富比將推出一場達明安·赫斯特(DamienHirst)的新作本屆展會將拍賣、展覽、創意、評比融為一體會,名為“美在我腦海中永存(BeautifulInsideMyHeadForever)”。
并于當年創下古代書畫的拍賣記錄會集合了赫斯特近兩年的創作,其中包括他最為著名的甲醛“動物雕塑”、“藥片”系列以及各種繪畫作品。西方國家一些投機動物商高價拍賣轉運麋鹿會上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一只浸泡在甲醛中的公牛,“金色牛犢”。公牛頭戴純金“皇冠”,牛蹄和牛角也都以18K金包裹。整件作品長3.2米、寬1.3米、高2.1米,融匯了赫斯特對科學、宗教、死亡與美的所有追求。
估價高達800萬到1200萬英鎊。但是這種“美”是否真的能夠永存,還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