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在宿遷,曾經矗立著許多家喻戶曉的城市雕塑。這些雕塑有些已經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有些輾轉多地,仍然矗立在城市某個角落,繼續擔當著城市的“形象大使”。對許多市民來說,城市雕塑在某種程度上是城市歷史的見證者,盡管這些雕塑口不能言,卻如同“盛開”在歲月里的風景一樣,向我們訴說著往事。

12月3日,順著幽靜曲折的公園小道,記者來到沭陽縣南湖公園,入目的便是一派和諧的生態美景。其間,高約5米的石榴仙子雕塑就是最亮眼的風景之一。她以優美的姿勢矗立在沭陽花木博物館前,遠遠地望去,她腳下踩著一顆石榴果,裙上鑲著朵朵石榴花,手中也拿著一朵石榴花,表情祥和而優雅。
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和諧安寧,引人無限遐想。在1992年出版的《江蘇縣邑風物叢書·沭陽卷》中,是這樣形容石榴仙子雕塑的:只見她從裂開的玉石榴中躍出,騰空起舞,將手中的花瓣散向人間。她像一幅高雅的唐代古畫,又似一首優美的抒情詩,一支悅耳的小夜曲,把人們帶入美的世界。據了解,石榴仙子的傳說來自《鏡花緣》一書。據傳唐代武則天登上皇位時,為了廣植花木,把西域的石榴移到長安的上林苑。
武則天的侄兒在海州任鎮守使時,四十無子。因石榴有“多子”的含義,于是武則天就賜了200株石榴給侄兒。當時沭陽為海州所轄,沭陽人民更有育花的傳統與技藝,海州鎮守使就移百株石榴來沭陽。經過精心培育,花枝繁茂,碩果累累,還出現了同株盛開五色鮮花的奇跡,所以有“沭陽石榴甲天下”之說。后來,石榴花被定為沭陽“縣花”。在《鏡花緣》中,李汝珍寫道:“此花后來送到東???,附近流傳,莫不保護。
所以,在沭陽至今仍有異種,并有一株而開五色者。每花一盆,非數十金不可得,真可甲于天下?!睋f,乾隆皇帝下江南時,還曾專程騎馬到沭陽縣的新河來觀賞石榴花,足以說明沭陽石榴當時的名氣和盛景。沭陽文化名人楊鶴高說:“除此之外,民間還有傳說花神石榴仙子也降臨在這里。沭陽人崇拜花神,對石榴十分敬仰,把它視作呼喚子孫、贏得幸福的使者。遇到嫁娶喜事,每每要剪上一些開裂見籽的石榴圖案貼到盆、碗上面,意在期冀多子多福,兒孫滿堂。
因此,還有游人為石榴仙子寫詩:仙子躍出玉石榴,輕盈舒腰舞不休;沭陽石榴甲天下,銀河春色上梢頭?!薄耙灿洸磺迥鞘悄囊荒炅?,應該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事情。當時,我作為代表參加了雕塑研討會。”楊鶴高說,至今他還記得,當時參會的都是對沭陽縣城市文化有所研究的人。
“最終,會議決定設計四座雕塑:沈括像、石榴仙子、奔馬騰飛、托起明天的太陽。后來,還找到了時任南京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的姜西,他是沭陽人,十分關心家鄉變化?!睏铤Q高說,通過姜西聯系到了4位雕塑專家,每位設計一座雕塑。其中,石榴仙子的作者就是國家一級雕塑師吳顯林。12月4日上午,記者輾轉聯系到了年過七旬的吳顯林,電話里,他激動地說:“沒錯,石榴仙子雕塑是我設計的。
她還在嗎?還好嗎?”當得知石榴仙子雕塑被完好地保存著,并成為許多沭陽人鄉愁的寄托時,吳顯林顯得很高興?!按蠹s是1991年,我接到一位好友的邀請,讓我前往沭陽參與幾座雕塑的設計,我負責的是石榴仙子雕塑,看過當地縣政府工作人員提供的資料后,我明白了這是一位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人物。”吳顯林說。以凝練的人物雕塑語言,表現高度的意象美,注重人物面部表情和舞姿的動感,注重以形傳神,使得雕塑更具有美感和欣賞價值?!笆裣勺拥袼茉诠δ苌蠈儆谥黝}雕塑,帶有浪漫傳說色彩。
我設計的時候,對表情、動作等進行多番推敲,將設計出來的小樣寄往沭陽,后來還多次去沭陽和當地的文化名人交流溝通,最后才進行拓模、安裝,整個過程大約歷時4個月?!眳秋@林說,當石榴仙子雕塑矗立起來后,好多市民都來觀看,許多人都說:“遠遠看去,就如同真正的仙女一般。”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歷史特征。
在不同的時代里,雕塑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了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石榴仙子雕塑雖然輾轉換了好幾個地方,但她就像是時光給這座城市特殊的烙印,記錄著沭陽日新月異的變化。